昨天那篇照片中的人山人海狀況是表演未開始前的樣子,
表演開始後又更可怕了,不過後來我想辦法擠擠看後,發現其實還頗容易走到前面的
因為表演的舞台區分成好幾塊
這邊每一區的表演都不一樣,所以人潮也會不斷流動
我站在天枰座的附近,看完一個節目後前面就有部份的人移動到其他區塊,我就可以往前移動
等到開始跳舞的時候,已經前進到差不多可以坐下的位置了(前三排左右)
不過當我想離開時發現完全出不去XD,得等到表演告一段落後才能順著人潮離開。
下午五點半,活動的一開始是太鼓表演,接著是介紹七夕祭的歷史,再來是所有的表演隊伍繞場一周
大概在六點的時候開始各別表演,
我們站的地方離天枰座的那個舞台最近,所以在開始表演後就走到那邊
這邊的第一個表演是鹿踊り(ししおどり、しかおどり)
鹿踊(ししおどり、しかおどり)是日本的傳統藝能之一。
主要是分步在舊仙台藩領和舊南部藩領的宮城縣、岩手縣一帶。仙台藩伊達家的分家宇和島藩伊達家所統治的愛媛縣宇和島市也有,並在1974年被宇和島市列為無形民俗文化財。
鹿踊是把祈求村中平安、驅逐惡靈的祭祀活動化為舞蹈,簡單來說,這種舞的作用類似中國的舞龍舞獅,是祈福趨邪用的。
各舞者會身穿鮮豔的衣服,把臉蒙起來並戴著鹿角,腹部則是掛一個鼓,邊打鼓邊跳。
他們的打扮在眾表演者中也是非常突出的,還有小朋友被他們的打扮嚇哭(笑)
舞蹈據說是取自鹿的動作,會突然往前衝,有時又會慢慢的在原地搖頭晃腦
背後那兩條白色長長的東西叫做「ササラ」,鹿踊有分好幾派,今天看到的是所謂的「太鼓踊り系」,也就是有帶鼓邊敲邊跳的
另外還有一派是沒有鼓,純粹以跳舞和歌唱為主。
不過不管是哪一派,服裝上都沒有太大的差別就是了。
鹿踊結束後是「すずめ踊り亂舞」是由多個「すずめ踊り」的團體繞著整個舞台周圍邊唱邊跳繞場
之前在看七夕祭相關資料時,就對「すずめ踊り」非常有興趣,
所以開始跳之後就奮不顧身的投身人群,也終於順利地看到傳說中的「すずめ踊り」
「すずめ踊り」的由來是1603年(慶長8年)仙台城落成時所跳的慶祝舞蹈,
每一組人在跳的時候會有同團的伴奏跟在後面,使用的樂器是笛子、鉦鼓、大太鼓和小太鼓
基本的舞步是雙手拿著扇子,在空中畫8字,然後有時會模仿雀停下來的樣子
把扇子放在身後,或是雙手張開蹲下來
不過因為「すずめ踊り」是一種即興的舞,加上有很多個團體,所以大家跳的都不太一樣
有的是走整齊劃一風
有的則是自由奔放路線,並不時和兩邊的觀眾們互動
不管是哪一種風個格,大家都有個共同點
那就是大家臉上都掛著笑容。
在歷史方面,當年仙台城的石垣石工是從泉州和堺請來仙台的,1603年(慶長8年)仙台城完工時,他們很開心的趁著酒意跳起舞來。史料上也曾有記載「伊達政宗の前で堺石工4人が踊った」(四名堺石工在伊達政宗面前跳舞)。
之後這些打造石垣的工匠因為知道城的構造,所以被禁止回鄉,這些人就在仙台城下町石切町(現在的仙台市青葉區八幡)住下來,而當時即興跳起的舞也代代傳下來,每年大崎八幡宮祭礼時也會跳。
之所以叫做「すずめ踊り」(雀舞),是因為舞姿是參考啄食食物的麻雀,且伊達家家紋之一「竹雀紋」上也有雀的圖樣,所以就把這種舞命名為「すずめ踊り」。
所有的團體是繞行所有舞台兩圈,大約跳了30分鐘左右,
而我在這三十分鐘內也用連拍拍了300多張照片(笑)
等他們跳完,我低頭一看剩餘的照片容量時自己都嚇了一跳,事後回家寫遊記挑照片又是一項大工程orz
看完「すずめ踊り」後我也累了,努力鑽出人牆回到剛才大家停留的地方
回來時朋友買給我的剉冰已經完全變成水了TDT
不過還是很高興可以看到「すずめ踊り」,在台灣,廟會之類的活動上很少跳舞(起乩應該不算吧),有的話大概只有原住民的慶典上會跳吧?所以一直很想看看日本祭典的舞蹈。
接下來的表演是宮城縣警察的樂隊表演,在這之前還有消防隊的登梯表演,
這個登梯表演接近某種特技表演了,由兩個人拿著非常高的梯子,然後一個人爬到梯子最上方做出各種特技動作
我是事後看節目單才知道,原來這個特技團其實是消防隊!
之後離開定禪寺舞台,去市民廣場的舞台和攤販處晃一圈,
就再次走那2.3公里回旅館,雖然已經是晚上七點多了,可是回程的路上還是非常多人
沿路邊走邊逛並買東西回家當晚餐,雖然也想過要搭公車回去
可是在定禪寺通附近有交通管制,所以要搭車也得走到另一邊才行
來回走了四公里多,回到房間就攤在床上不想動了,
雖然今天也拿出休足時間狂貼,可是全身沒有一處是不酸的,貼了10多片還是覺得不夠
這時就非常希望休足時間能出全身的套裝,只要撕開穿上去就能全身都貼到……
經過這幾天的疲勞累積,到了第四天早上覺得休足時間已經快要救不了我了TDT
貼完的早上腳是不會痠痛沒錯,可是一出旅館走一下子就又會開始痠
而且雖然我幾乎是全身都貼了,不過休足時間還是對手腳比較有用
腰和肩膀的效用感覺不太大的樣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