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野圭吾的成名代表作,剛出我就迅速買下,直到最近才拿起來看。
除了因為作者是東野圭吾,主要是被宣傳詞「你在什麼時候會恨一個人?」吸引,
東野圭吾對人心的描寫一直都深得我心,而只要是他的作品我也幾乎都有購買
這本更曾獲江戶川亂步獎,當然不容錯過囉!
不過看完後,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《白夜行》和《惡意》,單純是因為文字的氣氛和背景比較打動我。
《放學後》的主角是個不太會當老師的平凡數學老師,跳脫一般偵探小說解謎者是主角是天才或是警察、偵探的框框。
主角不是天才,只是個不知道要做什麼,莫名其妙地當上老師的普通人,
在學校也不太知道該如何和學生相處,老師之間的八卦他也興趣缺缺,
書中對「學校」這個環境描寫得挺深入的,學生和學生、老師和老師及老師和學生等的互動
在看似平凡的校園中發生的連續殺人,而且目標似乎都指向這個似乎不會與人結仇的主角?!
其實雖然作者最後應該是要來個突如其來的大翻盤,
可是大概看到中間時,我就猜出兇手是誰了……其實就我看來還挺好猜的,
也許是因為這樣,這本對我來說樂趣就大打折扣了。
不過這本書就犯案的策劃來說,依舊是相當精彩的,而且還附有詳細的圖解,讀到這個詭計的機關時也不禁在心中暗暗佩服
可惜的是,書中就〝人心〞的描寫,我覺得好像有點薄弱,
犯案的動機有點讓人意外,雖然說本書主旨就是要說「小事引起的殺意」,
但是,這簡直就是太小的事了,讓我覺得似乎不足以跨越〝殺人〞這條線?
兇手的動機這點就算了,兇手的動機雖然出於在我眼中看來是小事的事情,不過也許對當事人來說已足以讓他跨越殺人之門,
加上作者在本書本來就要探討這點,所以自然也將此事合理化,
且回到一開始「你在什麼時候會恨一個人?」這句話,
也許憎恨本來就會發自某些小事,有時甚至本人沒有意識就惹來他人的憎恨
我覺得若是我,大概是在自尊被狠狠傷害的時候會恨一個人吧?
傷害到情感的話,也許日子一久就會被沖淡,但是傷到自尊,那會是一輩子的傷痕,
所以用我自己的觀點來看,還能勉強認同兇手的動機就是了。
我不能理解的是故事最後所發生的另一件事,感覺太不合理了!
甚至有種……為了要讓這個故事沒有一個完美結局而故意安排出來的感覺,
所以看完放下書後,滿腦子都是不能接受這個結局的念頭。
總之,雖然我對本書最後急轉直下的發展很不能接受,
覺得來得太突然也太莫名其妙,整個完全沒有前兆,讓人非常措手不及
不過就這段之前,整體的氣氛和密室的詭計都相當吸引人,
且透過本書,也許也能想想自己在什麼時候會恨一個人?
還是相當值得一看的。